首页

严厉s坐脸

时间:2025-05-29 11:40:13 作者:科技赋能助丰收 全国麦收由南到北有序推进 浏览量:90319

  眼下,麦收工作由南到北有序推进。各地抢抓时机,科技助力,夯实夏粮丰收基础。

  西南麦区小麦收割接近尾声。云南全省小麦收获已过九成,在曲靖师宗县的小麦单产提升示范片区,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。当地主推高产优质多抗小麦品种,引导农机合作社参与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。今年,全县小麦种植面积同比增长4.6%。四川全省小麦收割超837万亩,预计月底基本完成收割工作。在绵阳三台县小麦种植基地,针对丘陵地区设计的收割机,带有自动水平功能,能够保证小麦能从根部收割完整,小麦收割率可达97%以上。

 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收割加速推进。湖北今年种植小麦1500多万亩。在钟祥,搭载着北斗卫星导航的收割机能够精准高效完成收割、脱粒全流程,收割后的小麦可以直接装车转运至农事服务中心烘干。当地通过搭建“共享农机”平台,农户只需要通过手机,即可预约收割、烘干、仓储等农事服务。安徽全省小麦收获进度已超过40%,安庆桐城协调300多台收割机参与麦收,机收率超过98%。

  华北和黄淮海麦区小麦陆续开镰。江苏3600多万亩小麦开始收割。在宿迁泗阳县的万亩麦田里,联合收割机正抓紧作业。当地通过强化田间管理、开展单产提升行动等举措,助力小麦产量增长。河南小麦种植面积约8500万亩,目前收获已超3200万亩。在南阳镇平县,联合收割机实现收割、秸秆粉碎等多道工序一气呵成,大大提高作业效率。今年,当地通过网站、合作社等及时发布小麦种植面积、适收期等信息,开辟跨区作业农机绿色通道,引导农机手有序流动,确保小麦颗粒归仓。

  (央视新闻客户端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两会速递)何敬麟:经济适度多元助澳门“两条腿走路”

在保加利亚《言论报》记者塔尼亚·格卢赫切娃看来,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、制定的方针政策始终基于自身国情,并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断推进。“中国发展呈现出的活力,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。”格卢赫切娃表示。

近30名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参访山东博物馆

2024查干湖环湖马拉松以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完赛”为核心理念,充分融合了生态元素和体育精神。赛前组织“生态试跑”与“衣旧有爱”公益活动,得到了广大跑者的积极响应;赛中开展的“即时清洁”赛道卫生守护行动,将生态理念贯穿整场赛事。

“人工智能+公共治理”数字教学平台在厦门大学发布

“太空西红柿现已经过5代繁育了,今年夏天市民就能尝鲜了。”这些西红柿色泽比较深,而且个头相对较大。平度市明村镇大黄埠村党支部书记吴仁杰说,今年村里种了5亩太空西红柿,长势好、个头大、产量高,而且非常甜,“据专家检测,它所含的番茄红素要比普通西红柿高出4到6倍。”

中国式现代化·青年的回答丨我国首位太阳专属“摄影师”拍到了什么?

北京3月10日电(记者 范丽芳)“对于煤炭行业而言,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放弃传统煤炭产业,而是强化科技创新能力。”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、华阳碳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如是说。

海内外粤剧名家新秀受邀齐聚梧州 将展开粤曲(折子戏)比赛

研究团队创建了一个系统,其中两个设备使用相同的波长。“量子点”产生光子,然后将其传递到量子存储系统,并将光子存储在铷原子云中。激光可“打开”和“关闭”存储器,从而根据需要存储和释放光子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